平凡岗位的不平凡坚守
连日来,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当人们都“宅”家抗疫时,却有这样一群人,“逆行”而为,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是父亲、是母亲、是儿女,也是众多坚守工作岗位的供水人之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使命。
“疫”无反顾担当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崇西水厂党支部书记、厂长陈建平带领水厂全体职工坚守在疫情防控、供水保障第一线,用“疫”无反顾的担当,筑牢安全供水的“防火墙”。
3月27日晚,得知第二天凌晨5时崇明要实施封控管理的陈建平心急如焚,他心中就只有一个念头:要与时间赛跑,保障后勤物资储备。他争分夺秒找亲戚、托朋友,动用一切人脉资源,第一时间采买物资。深夜2点到4点他一直奔走于超市和菜场,当他把16位职工4天的菜送到厂门口时,他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在外轮休期间,他仍不忘通过电话、微信群时刻关注厂内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同时坚持每天在厂外应急取水口采集水样送至厂门口。他用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由于3月20日堡镇地区封控管理,原来由堡镇水厂制备运送至陈家镇水厂的消毒剂次氯酸钠和疫情期间东风西沙水库所需的次氯酸钠生产重任都落在了崇西水厂“肩”上。面对次氯酸钠的生产量从平时的30吨/日骤升至100吨/日,作为净水班班长的沈欢,毅然挑起了这个重任,生产车间、加药间、中控室、沉淀池……到处都有他的身影。每天从早忙到晚,他却毫无怨言。
“疫”不容辞坚守岗位
疫情面前,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支队伍。
由于封控原因,新民供水站职工无法回到工作岗位上。站长朱雪峰,主动担当,在3月28日封控前就一个人住进了供水站,这一住就是十多天。有人问他:“你孩子在堡镇做协警,妻子在上海都无法回家,家里80多的老母亲谁来照顾。”他答道:“虽然我是一个“不孝顺”的儿子,但守住大家,才有小家,我既然在这个岗位上,我就要尽全力做好工作,这也是一个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他虽只有一个人,但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就像一支队伍,指哪打哪,热线旁、抢修现场都有他的身影。他以“疫”不容辞的坚守,为新民地区群众正常用水保驾护航。
“疫”往无前绽放韶华
他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用自己的坚守,在岗位上绽放出最美的韶华。他就是陈家镇水厂净水班班长周立峯。
由于疫情原因,周立峯的妻子一直在镇政府忙碌无法回家,轮岗之前,他独自在家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3月26日轮岗时,他毫不犹豫地将两个孩子托付给独自一人在家的老母亲。封闭管理期间,厂内人员骤减,工作量却骤增,他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哪里需要哪里“搬”。每天认真记录液氧使用状况;时刻关注过程水及出厂水水质情况;仔细盘点计算剩余药剂使用时间,确保不缺药;数次巡检厂区排查隐患,确保设备工作正常;对办公室以及车间进行消毒,一刻也不松懈。为了保障安全优质供水,他寝食不安,每天带着黑眼圈超负荷运转16个多小时。同时家中的情况也让他十分揪心,老母亲一个人既要照顾年迈的奶奶,又要带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还要兼顾网课,巨大的压力让他本就瘦弱的身体更加羸弱。
4月3日,由于封控原因,轮岗人员无法正常到岗,这意味着他又将继续值守8天。厂长考虑他的家庭情况,决定替换他出去,他却一口拒绝了:“咱们岗位本来人就不多,家里也都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像施凌瑜、杨恩靓的爱人还都是护士,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更加艰难。我作为净水班班长,应该以身作则,如果真的要替换,先把他们替换出去吧。关键时刻,我绝不能掉链子。”
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以“疫”往无前的拼搏,践行着供水人的初心使命。
像这样的平凡岗位上的供水人还有千千万万,他们不会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不会出现在新闻报道的镜头前,但正是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才能让百姓安心“宅”家,致敬每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供水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