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这个高温,昆山水务这样保障供水

发布日期:2020-08-10 来源:昆​山市水务局
  为确保夏季高温天供水系统正常工作
  进一步加强昆山供排水安全隐患排查
  保障企业及市民的供水需求
  今天上午,我局组织开展了
  供排水设施安全检查
  暨高温供水专项检查工作
  ▲第三水厂高峰供水安全检查
  本次检查主要项目有
  傀儡湖水源地、净水厂、增压站、
  供水管网、二次供水设施等场所
  及安全生产台账记录
  ▲傀儡湖水源地高峰供水安全检查
  多年来,昆山市高度重视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不断加强从源头到龙头全程管理,持续加大水源保护力度,稳步推进城市供水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供水服务质量,加快用水接入营商环境改革,确保全市自来水“优质、放心、达标、安全、满意”。
  ▲饮水水源
  一 昆山供水概况
  现有长江和傀儡湖两个水源地,三座净水厂,六座增压站,总供水能力150万立方米/日,供水范围覆盖全市 931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区域组团供水,实现城乡同质化供水,实行全区域饮用水深度处理,成为国内第一座整个市域范围实现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城币。通过CMA认证的水质检测能力达127项,具备独立开展饮用水国标106项全分析检测能力。
  饮用水水质各项指标全面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 项指标要求。2018年完成开发区等11家自来水公司整合接收,构建起昆山域乡“同源、同质、同网、同价、同服务”的供水新格局。
  二 加强水源保护,保障原水安全稳定
  1.加强傀儡湖水源保护工作。
  修订《昆山市傀儡湖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制定《昆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委托湖泊管理所(傀儡湖饮用水源保护站)在保护区所涉湖泊、河道开展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委托市水务集团下属傀儡湖水源生态保护有限公司在一级保护区内开展封闭式日常管理工作。
  将傀儡湖水源生态保护工程列为政府重点实事工程,持续开展湖底清淤、防蓝藻设施更新维护等水源地生态修复及保护工程。傀儡湖的生态蝶变得到了上级部门肯定,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入选江苏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
  2.强化长江引水工程安全运行。
  2011年,我市完成了供水规模90万立方米/日的长江引水工程,构建起了长江和傀儡湖“江湖并举、双源供水”的新格局,全面提高昆山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立取水口监控平台和水质在线监测仪表,设置防撞保护桩及禁航标志,与常熟碧溪镇水上派出所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24小时密切监视取水口、取水管、高压供电线路等重点部位。
  3.落实应急保障措施。
  完善《昆山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昆山市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昆山市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预案》,联通我市三座净水厂的供水管网,形成水厂互备供水能力;与苏州工业园区、太仓建立三条能够提供应急供水能力30万立方米/日应的急连通管道,实现与周边城市供水管网的互联互通,并且常态化开展互连互通供水演练。
  三 加强规范管理,保障管网安全运行
  1.加强供水管网改造力度。
  梳理老旧管网清单,开展管网普查工作,摸清了各区镇供水管网的家底,结合市政道路和住宅小区的改造契机,全力推进老旧管网的同步更新、改造,逐步淘汰管龄长、漏损率高、管径小的管道。
  2.加强供水设施巡检力度。
  实行供水管线分级分区巡查监护和供水区域网格化管理,及时消除管线安全隐患。建立城乡联动的管网巡察体系,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人为损坏供水管线及其其他违法行为的,由政执法大队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3.加强二次供水工作管理。
  加强全市二次供水泵房改造,全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资金共需约3亿元,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完成。
   聚焦精准服务,优化用水接入营商环境
  1.优化服务事项。
  围绕“五同”供水新格局,积极推行区域化供水服务模式,城区按照行政管理片区推进“4+1”服务体系建设(四个片区营业厅+高新区营业厅)。统一全市供水服务热线,启用全新热线号码“962001”。在市区范围内试运行水费“通城通缴”及“扫码支付”等功能,实行全市统一的供水服务标准,形成统一化、标准化的“五同”供水服务体系。
  2.深化服务内容。
  供水业务办理窗口入驻昆山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开通“水电气”联办业务,工商企业用水接入业务入驻行政审批中心。多功能一体查询机进驻行政审批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提供查询、缴费等服务。
  3.压缩用水接入时间。
  进一步简化工商企业用水接入办理,2019年实现从原先最长42个工作日缩减至24.5个工作日。今年将着力升级打造用水接入营商环境2.0版本,实现用水接入时间再压缩30%。
  供水事关千家万户
  全体水务人严阵以待
  全力做好高峰供水保障工作
  在此,我们倡议:
  ❖希望社会各界节约用水,尽可能节约利用好每一滴水资源;
  ❖希望用水量大的行业适当控制用水量,注意错峰用水,避开居民用水高峰时段;
  ❖希望城市园林绿化、道路喷洒等行业尽量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多使用再生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