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下雨不愁!苏州这些“看海”地段不一样了

发布日期:2020-07-20 来源:苏州水务
  每年进入汛期,
  苏州城区都有几条
  可以“看海”的“网红”路段。
  从6月9日8时至7月17日12时,全市平均梅雨量达577.2毫米,列历史梅雨量第三位。
  这么多雨落下来,
  我们的城市是否还会出现
  汽车熄火、人在“汪洋”中行走的局面?
  以往被网友们调侃的
  “看海”地段是否安好?
  近日,水务君奔赴城区
  多个低洼路段和老旧新村了解情况,
  发现苏州市绝大部分
  排涝存在薄弱环节的
  路段和小区已完成改造,
  改造后,排水速度
  较以前提高了2倍以上,
  成效已经显现。
  此次检验的点位分别是:
  姑苏区虎丘街道半边街、姑苏区虎丘街道后管弄堂、姑苏区桐泾路、昆山新城域小区以及张家港横河里五、六组城中村区域。
  以前,每到梅雨季,
  虎丘街道的半边街、南一村
  可都是排水“难字户”,
  只要连续下暴雨,
  半边街上的积水起码漫到小腿。
  半边街25号

  “以前梅雨天出门很不方便的,雨鞋都不管用,雨水要到墙上那根黑线那么高。”张建平在半边街上开着一间杂货店,回忆起以前的梅雨季,他直摇头。
  不过,今年的梅雨季张建平一点也不愁了。7月18日下午,半边街上家家户户门口都清清爽爽的,不见一点积水。
  张建平笑着说:“今年的雨是真的大,但是水没有进家门也没进我店里,很快就下去了,今后梅雨季可以定定心心过日子了”
  后管弄堂
  张宁丰,虎丘街道红星社区工作站站长,昨天他在后管弄堂内“转悠”,他说:“我这是常规防汛值班,顺便检查一下每个小区的楼道。”
  张宁丰说,以前,后管弄堂也是“逢雨必淹”,梅雨季就是“看海”,不过经过易积水点片区雨水管道改造后,后管弄堂情况大有改善,仅有短时积水,当天都能基本排出,不会影响居民生活。
  虎丘街道城建处工作人员朱启同说:“像半边街、南一村、后管弄堂这些小区,以前我们都要提前通知他们,要强降雨了,车子不要停进弄堂了以免积水太深被淹了。”
  古城区很多老旧小区地势低洼,
  排水管口径窄,且排水方向单一。
  改造过后,以半边街为例,
  雨水可以通过三个方向排出去,
  原来排水需要3小时,现在只要半小时。
  不仅如此,在连续强降雨期间,
  街道还会加强机械设备助排力度,
  实现了确保暴雨后
  半小时内就能排尽积水。
  桐泾路
  7月16日,水务君冒雨赶往桐泾路海胥澜庭路段查看情况,发现此处并无积水。据附近公交站台上一位市民说,以前每到梅雨季,桐泾路这一段就会有很深的积水,过来坐公交车都不方便,很多私家车都绕道而行,“今年只看见有短时积水,很快就没有了。”
  昆山新城域小区
  往年,昆山新城域小区只要到梅雨季,小区内就会出现积水,给居民生活、出行带来较大困扰。昆山高新区水利(水务)站实地调研,分析积水原因,制定改造方案,改造之后,今年6月以来的梅雨期多次降雨均未产生积水。
  张家港横河里五、六组城中村
  张家港横河里五、六组城中村区域北至张扬公路,东至长安路,南至恒河路,西至体育馆。该区域民居有70户,由于该区域地势较低和存在雨污混流,村中主干道和部分低洼民房遇大雨以上就积水,为此,张家港市于2019年对该区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并对主干道加密设置雨水边井。今年梅雨期,该区域均未发生积水现象。
  积水为何排得如此快?
  这主要得益于
  苏州近年来实施的雨水管道改造工程,
  使得城市排水系统日益完善。
  近年来,苏州每年都要对城镇排涝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排摸,全力推进全市各地建成区进行低洼易积水点改造。
  2018年,姑苏区易积水点片区雨水管道改造工程涉及苏锦、虎丘、双塔、吴门桥、金阊等5个街道的17个积水点。
  去年,苏州城区又完成虎丘路、虎林路、虎殿路、葑门路等12条主干道雨水管网提标改造,完成桐泾路海胥澜庭段等共计45处主干道路积水点改造以及10处小区易积水点改造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
  出现强降雨后,
  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
  上路巡查、检查,
  按照各自分工,到岗到位,
  同时第一时间调集排水设施,
  对积水进行强排,
  不少路段的积水面积迅速缩小,
  积水迅速消除。
  与此同时,苏州各相关部门加强部门之间协作联动,水务、住建、交通、轨交等部门加强对在建工程的监管,明确工程影响范围的排涝责任,城管部门加强对高架道路排水设施的疏通养护、提标改造,架空管线入地相关部门加强对排水设施的保护,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排涝效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