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广州基本完成第1号总河长令任务

发布日期:2020-06-04 来源:广州市政行业协会
  今年,是全国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各项污染治理工作即将进入冲刺阶段。近年来,广州大力度整治水环境。截至2020年5月30日,广州基本完成1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其中,12座已投入试运行,4座通污水试运行,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1万吨/日,是“十二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的6.6倍。
  根据住建部2018年城建年鉴显示,广州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目前,广州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66万吨/日,首次超过全市自来水供应总量698万吨/日,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任务。为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的目标,2018年9月,第1号《广州市总河长令》下达,要求建设污水处理厂,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目前,广州已基本完成第1号总河长令的任务。
  12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处理污水
  2018年以来,广州市水务局会同市水投集团、各区委区政府等单位,聚合力加快污水设施建设工作。2018年底,钟村净水厂二期、石井污水处理厂二期、九龙水质净化一厂扩建等3座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产运行。
  2019年以来,广州全力推进1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其中,市水投集团自筹资金139.8亿元,负责8座处理厂的建设工作,包括健康城净水厂、龙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三期)、石井净水厂二期、大沙地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等,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6万吨/日;广州空港委负责建设花山净水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7万吨/日;黄埔区政府自筹资金1.86亿元,负责建设九龙水质净化三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番禺区政府自筹资金7.3亿元,负责建设3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日等。此外,南沙区、增城区也在发力,以自筹资金的方式改善污水处理系统。
  笔者从广州市水务局获悉,16座污水处理厂中,11座已于2019年12月底完成工程建设;1座于2020年3月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剩余4座也于2020年5月通污水试运行。截至2020年5月30日,全市基本完成16座新建污水处理厂建设任务,有12座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处理污水,4座通污水试运行,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1万吨/日,基本完成了第1号《广州市总河长令》下达的任务,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766万吨/日。
  2019年以来,全市新建污水管网4898公里,是“十二五”期间新建管网总和(1292公里)的3.8倍,为广州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3月,广州9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考核要求,鸦岗断面稳定达到Ⅳ类水标准,省考石井河河口断面顺利达标,这也是近年来广州首次实现国考、省考断面全部消除劣Ⅴ类水。
  建立联动工作制度跑出疫情期间建设加速度
  为加快推进16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广州市水务局、市河长办牵头统筹协调,利用市治水治气调度会、市治水联席会、市总河长办公会等平台,综合采用“督查、交办、巡查、约谈、问责”五步法,得到了全市各审批部门、相关镇街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市、区联动工作机制,以立体多维作战,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发现、定期曝光、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广州市水投集团、广州空港委等建设单位,聚焦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全力保障人员、资金投入,在科学有序复工复产的原则下,最终顺利完成建设任务。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建设单位经多渠道筹集防疫物资,想方设法解决隔离时间的工期问题,主动协调解决隔离场所问题,积极帮扶解决参建单位人员返穗问题。在2020年初提前谋划的基础上,主要设施设备提前付款进场,部分污水处理厂项目不停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疫情平稳后,各单位主动对接务工人员来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数千人突击攻坚。16座污水处理厂均实现当年取得可研批复、当年完成招投标、征地等工作,建设进度前所未有。
  近年来,广州几次召开市总河长工作会议,开展水环境治理督导调研20余次,研究部署治污工程建设、排水单元达标、涉水拆违、合流渠整治等工作,推动解决了长期以来水环境治理的各项痛点、难点、关键点问题。自第1号《广州市总河长令》颁布以来,在外部经济发展压力和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广州优先保障治水资金,逐年加大治水投资,2018年完成资金支付115亿元,2019年196亿元,分别是2015年投资额(55亿元)的2.1倍、3.6倍。根据住建部2018年城建年鉴显示,广州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
  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楚当前水环境治理工作还有许多重要任务需落实。下一步,广州将继续按照省、市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针对水环境治理问题短板和反弹风险,抓好整改落实。
  一是要加快新建污水处理厂的达产运行。市水务局将继续联合各相关区、广州空港委、市水投集团等单位,完善配套主干管网,加快污水处理厂生化区的培菌,推进16座污水处理厂投产,发挥污水处理设施实效。
  二是要系统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发挥市河长办统筹抓总作用,持续推进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和合流渠清污分流改造,加强污水管网隐患排查整改,减少雨季污水溢流,全力提升污水进厂浓度和处理效能。
  三是按照市总河长令(第8号)的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加快完成违建拆除、小微水体整治等“硬任务”“硬目标”,努力实现广州大河小河长治久清。
  南方日报记者 郎慧通讯员 赵雪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