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防护 慎重运行 绥芬河污水在疫情“加时赛”中奋力抗击
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医护人员的全力奋战下,全面有效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对新型病毒实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四月的绥芬河本应该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盛世美景,然而,今年四月的绥芬河却完全不同,大雪漫天,风沙走石,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又打响了,不宣而战,“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而至。


根据绥芬河境外输入新疫情状况,3月27日,绥芬河污水处理厂召开应对生活污水和医院医疗废水处置专题会议,启动疫情防控专项应急预案,要求完善专项疫情防控应急措施,报送主管市领导,并上报住建局和环保局备案。同时,下发至全体员工,提高生产一线防护等级,加强监测进出水水质和防疫物资保障等工作。特别是针对建方舱医院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厂提前介入,及时跟进了解方舱医院的建设进度,特别关注方舱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规模和处理能力、处理效果。与环保局对接,提醒环保部门监控污水处理站的临时措施和主要设备进厂时间,了解医疗废水余氯和抗生素含量,避免对污水处理厂的不利影响。
绥芬河市政府和主管局高度重视,4月4日,市委常委宫冰,市住建局局长王立军、副局长周明永一行来到绥芬河市污水处理厂慰问调研。
调研组听取关于污水处理厂疫情防控及生产运行情况后强调: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尚不完全清晰,除正常的传播途径外,绝大多数病原体通常都可在下水道传播,并存在通过气溶胶在一定空间内传播的可能。因此,污水处理厂要加强防护知识宣传和现场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全厂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均按基本要求佩戴口罩和手套等防护用品,作业完毕后及时全面清洗。应特别注意:污水提升泵以及格栅间、污泥脱水间和取水样化验(尤其是CAST池)等是污水处理厂高风险场所,在这些场所巡视或操作时应提高防护等级,除口罩和手套以外还必须佩戴防护服、护目镜和鞋套。大疫当前,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进行安全操作应该成为当前污水处理厂全体职工的铁律!



01 制作标语再警示。风险地点如预处理间、生化池、污泥间非必须则禁入。
02 封闭一处生化池爬梯(靠近锅炉房处);另一处爬梯设有标语警示。
03 一次性防护用品使用后喷消折叠,丢到专用垃圾桶。
04 填写取样、脱泥和预处理等现场作业的《疫情期间作业申请表》,实行风险作业审批制。
具体要求:运行人员在取样、化验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戴口罩、防护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使用完毕后,在综合楼一楼消毒室进行全面消杀消毒后,方可进入中控室。运行人员在清理预处理垃圾时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戴口罩、护目镜、手套等防护用品,使用完毕后在综合楼消毒室进行全面消毒后方可进入中控室。脱水污泥要日产日清,脱泥人员做好自身防护,脱泥时全程穿戴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等物。污泥脱水车间除臭装置及通风设施时刻开启。脱水污泥在运送时做好防护措施,喷洒消毒剂消毒。

面对疫情,水厂全体员工积极响应:
水厂厂长吴宝林同志
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爆发蔓延,正值我国一年一度最重大的节日——春节。看着电视新闻上钟南山院士的特写,吴宝林的心情越加沉重,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厂里24小时运行,管理方式必须改变,绝不能让污水处理厂出问题”他默默提醒着自己。“设备有些老化,设备安全会不会有影响?”他第一时间拿起手机与值班员崔永军交流着厂里的生产安全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他放弃了与亲人的团聚时间,放弃了休息,一直奋战在生产的第一线。在吴厂长的带领下,水厂迅速编制防疫期间工作方案,并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细致简要的组织水厂各科室负责人召开会议,主动驻场,与一线员工共抗战。
水厂综合业务部副部长、中共党员耿长存同志
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绥芬河进入疫情紧急状态,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极度短缺,并实施了交通管制措施,耿长存克服了诸多困难,不怕辛苦与危险,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履职,四处寻找防控物资,并第一时间发放到一线。他主动请缨,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艰难危险和连续作战”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每天24小时,他在岗“备战”,每日只休息三四个小时已成常态。他与水厂坚守在一起,与家人自行隔离,每天只能通过视频通话与家人见面。在疫情防控战场上始终带头站在最前列、冲在第一线,不分昼夜了解疫情,统计填报疫情防控数据,人员健康情况,组织防疫物资和生产药剂采购,进行外宣传等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扛起抗疫使命,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赞誉和充分肯定。
水厂中控室和化验室的宋鹏飞、冯静同志
宋鹏飞、冯静夫妻俩都在水厂上班,分别在中控室和化验室工作,为了安全生产,疫情能够早日得到控制,夫妻二人将五岁的女儿交给老人照看,半个多月没有时间见女儿,冯静心中满是思念和愧疚。她说,这其实也是他们的工作常态,孩子和老人也早已习惯了这样,“污水化验工作繁杂,工作忙起来,家里就照顾不上了,这段日子更是非常时期,自己的小家得排在最后”。孩子的懂事、家人的理解、此刻的心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是责任在肩,污水人无怨无悔,必须坚守岗位、奋战一线。
水厂化验员鲍艳茹同志
鲍艳茹同志是水厂的化验员,疫情期间水厂工作量加大,监测数据种类频次增多,每天数据必须保证及时准确。坚守岗位的同时,她既要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又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但疫情防控责任重大,忙起来无暇顾及家庭,经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的照顾和关心,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前线,这种以大局为重、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水厂工艺主管、共青团员李先锋同志
在疫情期间,李先锋针对水厂进水水质变化,及时在工艺技术上加强管控,加强出水消毒,保证粪大肠杆菌群不超标。控制污水中的余氯含量,防止对受纳水体造成生态污染。在轮班休息期间出现工艺不稳的状况,他也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很多时候就住在现场,进行水质监测,排查原因,找出问题根源,及时调整工艺,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病毒爆发初期正赶上春节假期,人们选择在家过年,避免病毒传播扩散。但是在连续运行的污水处理厂,一个个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以保证整个城市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和排放。每一位污水人家国相顾,投身其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努力工作,同时做好自身防护,严格自律,“不给国家添麻烦,不给家庭添负担”。
图文来源:绥芬河市污水处理厂 耿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