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武水集团:14人76天的"金口战疫" 疫情不退我不回

发布日期:2020-04-21 来源:湖北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参加金口水厂封闭运行的14人
  "在这历时76天艰苦卓绝的战'疫'中,我们经历了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串串数字,一幅幅画面。这背后的防疫保供故事,难以忘怀的瞬间太多。虽然一切都在渐渐过去,但是却不会忘记。"4月8日武汉"解封",当天,76天未回家的武水集团金口水厂调度员蒋宏强在工作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金口水厂是一座日供水能力为50万吨的大型自动化水厂,位于四环外的偏远市郊,肩负东湖高新区的保供重任,同时也是雷神山医院的主供水厂。
  自1月23日城市被摁下"暂停键"时,金口水厂深入贯彻落实武水集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严"字当头,"实"字托底,迅速组建驻厂守岗的14人战队,全力构筑起这场抗疫洪流中最坚实的供水堤坝,守护一座城的生命之泉。
  兵贵神速,率先集结
  "从厂一期筹建到如今二期顺利投产,我一直都在这里,也许会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值守。没错,我们不像医护人员,成为不了救治病人的数字"1",但我们轮番上阵,在各个车间巡视,在爬上爬下检修设备,查找每一个可能的隐患,给武汉市民平平淡淡的守护,好让大家可以安心呆在家里,让医护人员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救治。我想,我们算是组成数字"1"中的一份子。"副厂长王峰说。
  2012年到2020年,四环外的偏远市郊金口水厂从无到有,再到二期顺利竣工投产,如今日供水能力已达到50万吨,设备实现了供备自由切换,进一步加大了居民用水保障力度。在新冠肺炎肆虐之时,金口水厂更是将"武水速度"延续到抗击疫情第一战场,肩负东湖高新开发区居民用水和雷神山医院用水的双重任务。
  1月23日凌晨,接到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厂领导班子连夜通过视频"空中会谈",召开疫情防控保供工作电话会议,分析疫情,提前研判,启动预案,成立防控保供工作专班,完善"一厂一策",全面进入疫情防控"战时"工作状态。
  大年初一晚,随着疫情防控升级,金口水厂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缨即刻实行封闭生产运行管理模式,连夜全城调集各岗位骨干,成为武水集团最早实施封闭运行的水厂。"领导,让我来吧!金口也是我的家,我愿意!我也希望等多年过去,女儿长大后,我能自豪地告诉她,爸爸是这场战'疫'中的一员,没有退缩,全力以赴帮助武汉渡过了难关!"没有一丝犹豫,在电话那头用力喊出这句话的是刚为人父的"奶爸"——保卫干事叶宇杰。
  当晚,上有老下有小的"超人妈妈"、年逾五十的"大叔"、90后"单身贵族"等,听闻组织召唤,他们分秒必争,匆匆辞别家人,拖着行李箱向生产岗位集结,在《疫情期间封闭运行职工承诺书》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诺"疫情防控,从我做起,安全保供"。此时此刻,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疫情不退我不回"。目前这14名干部职工住在厂,吃在厂,守在岗的日子已长达三个月。
  科学封闭,硬核升级
  "虽在特殊时期,我们也一定会向市民承诺,通过'先行一步'预案研判和'一对一'的制水工序科学跟踪管理,不折不扣的生产出良心产品。因为我们没有库存,不会召回,就是本着100%对市民和医护人员安全用水负责的态度,做好我们夜以继日的坚守工作。"厂长崔粤军这样说。
  封闭生产运行后,金口水厂更是利用软硬件双领先的优势,将"半接触式"平稳升级成"无接触式"生产管理模式。值守人员远程操控工艺自动化、车间值守无人化、进入厂区"刷脸"可视化、中控室上位机实时工况数字化......在疫情防控与科学保供的实践中得到深入应用,也为各水厂陆续实行封闭运行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安全生产是水厂最核心的工作,所以我们的'封闭坚守'就像平安的守护神,是足以让市民安心的存在"。调度员张全浩说。调度室作为水厂的"神经中枢",调度员们本就常年轮班,仅依靠轮班休整。随着武汉"封城"和各处交通管制受阻,原本。为保证封闭运行工作的顺利开展,厂部第一时间调整排班表,将6名封闭调度员分成两个班组轮流"扎根"在此,24小时操作全厂工艺,监测各生产点设备远程传输数据,随时利用"口袋mini中控室"对上位机故障报警信息进行故障信息研判,实现日常巡检"线下"和"线上"快速切换,使科技力量全方位保障武汉市民的"生命水脉"。
  水质安全是最基本民生需求,疫情期间更牵动全社会关注。早在半年前,该厂就开始全面采用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相比传统的氯气消毒,次氯酸钠水解后形成次氯酸,能更有效杀死水中的有害病菌。同时,通过浓缩池进行浓缩处理,浓缩底泥经脱水后形成泥饼,再统一填埋处置,有利于防止疫情次生灾害,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为安全稳定科学运行保驾护航。
  化验室"90后"女孩连菂每天早、晚实行"无接触式"水质快检
  晚8点,化验室"90后"女孩连菂关掉了便携式检测仪的开关,终于完成了一天中最后一步工作。她从操作细节入手,将质控防线前移,每天早、晚实行"无接触式"快检,对原水、过程水、出厂水,利用便携式仪器,即取即测,使检测兼具时效性和安全性。并且她还"一个顶仨"优化实验流程,原水日分析项目由17项增加到18项,逐一排查干扰因素,减少误差,对检测结果精益求精,确保出厂水水质优于国标。
  惟其艰难,方显担当
  工作人员巡查设备
  "封城后的武汉仿佛编织了一张水网,每个人都是守住这张网里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我们在,城市供水无忧,这既是对市民的承诺与坚守,更是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抢修中,身为党员的"大哥"陈丞鼓励队友一起团结协作。
  2月15日凌晨,雨雪交加,厂内沉淀池PLC电源突发故障,由3名85后职工组成的"金口青年防疫小分队"立即奔赴现场,展开"保供时速救援"行动。夜色深,为了尽快赶来,他们甚至未曾多添衣物,寒风中显得愈发单薄。他们一人用应急灯照射操作柜,一人用冻得有些僵硬的双手扭螺丝,一人争分夺秒更换PLC 24V电源。仅用半小时,故障就被他们彻底解除,设备恢复运转,生产未受任何影响。
  工作人员加强生产巡检
  但他们并没有立刻回寝室,"小分队"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决定去调度室看看有没有因为故障带来的麻烦需要解决。就这样,三个人搓着手,哈着气,一路小跑了过去。
  隔离的是病毒,但隔离不了团队的战斗力。2月8日晚接到集团公司抽调职工开展下沉社区防疫工作通知后,该厂立即从仅剩的21名员工中选出2名优秀青年职工前往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军令如山,尽管这座年轻的水厂只有35名职工,但他们身兼数职,用"高精尖"的业务技能"跨界保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拼搏在防疫保供最前沿。
  粮草先行,暖心战疫
  "我是队伍的掌舵人,更是职工们的大哥哥和服务员。从召集、封闭、值守到物资、消毒、保障再到交谈、慰问、安抚,我带领厂后勤人员对值守职工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1月26日凌晨4:36分,厂综合办公室灯火通明,党支部书记成钢同后勤保障人员仍然在加班加点工作,全力以赴配齐各类疫情防护物资,为值守人员筑牢安全屏障。
  厂领导给职工家属送去蔬菜、肉蛋、口罩
  职工食堂是后勤保障的重要部门,也是为值守人员提供营养的"加油站"。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正值农历春节期间,厂周边商超停工放假,物流快递停运,对位于市郊的金口水厂来说,生活物资采购更是难上加难。"青菜、肉蛋、牛排、泡面,你那里还有货吗?"后勤人员电话不离手,以"蹲点"的方式不断与各个供应商和身边所有认识的人一一联系,只要对方确认有货,不管多远,成钢和后勤人员都会驱车几十公里的路,大批量采购回厂,还创下了单日7次进出超市采购的最高纪录,为"战队"提供"枪支弹药"。同时,考虑到封闭值守职工家属不方便外出采购蔬菜粮油等副食,3月6日,成钢代表组织,来回武汉三镇200多公里路,勇当"护疫使者"给职工家属送去蔬菜、肉蛋、口罩及一封《致每位值守人员家属的信》,切实有效的在生活上解除了值守职工的后顾之忧。他说:"金水是个大家庭,互帮互助是我们该尽的本分。只要大家有需要,我们能做到的,就会努力为大家提供"。
  不仅能让职工"足不出厂"也无后顾之忧,还能在长达三个月的坚守中,时刻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生活状况,遇有困难及时帮扶,竭尽所能为他们撑起"身心健康保护伞",确保了封闭期间无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在岗职工零病毒感染。厂领导们说,"要和职工在一起,党政工各司其职,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员工的身心健康"。他们也是这样去做的。
  如今,武汉保卫战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城市按下了"重启键",各行各业开始有序复工复产。金口水厂为确保万无一失还将持续封闭运行一段时间。但大家知道即便恢复到正常运行,"14人战队"只会一如往常心平如水,他们没有鲜花与掌声、没有骑警开道护航,也没有限量版的车票,只是从容拖着来时的行李箱踏上班车,到久违的家园,给妻儿一个深情的拥抱,再安心洗一个热水澡,一觉睡到黎明破晓。
  而这一切,只是他们作为城市供水"守望者"书本里微小的一页,但却闪耀着一样温暖的光芒,因为心间有着同样的信念,"净两江之水,润三镇人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