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管换新颜,南京路步行街东拓自来水配套改造工程加速进行时
去年,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工程正式启动,步行街将从河南中路延展至四川中路,最终直抵外滩,百年老管也将“光荣退役”。
此次由城建水务管道工程分公司承接的南京路东拓自来水管网配套改造工程分为两段(河南中路-四川中路;四川中路-中山东一路),覆盖整条南京东路。随着工程的复工,城建水务在“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用外科手术式的施工方式,把已经服役百年的老旧生铁管一段段取出,并铺设全新的球墨铸铁管。
目前,城建水务已完成“河南中路-四川中路段”和“四川中路-中山东一路段”的主体改造施工。根据计划今年4月中旬,南京东路沿线全部用户并网改接工作就将全面完成,届时周边用户将喝上高质量的饮用水。
由于工程地处上海百年历史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工期紧、任务重,疫情当前,文明施工要求高。对此,城建水务防疫、建设“两手抓”,安全、进度“两不误”,卯足干劲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安全防护第一位
南京东路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的建设,地下管线繁杂无比,为了保障施工安全,管道分公司联系所有沿线管线产权单位做详尽的管线交底,尽可能多的开挖样洞样沟,摸清状况,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挖机的每一次操作都小心翼翼,关键点位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
3月14日下午,在进行路面破碎沟槽开挖时,碰到一条电缆横在沟槽当中,离路面只有10公分,按照掌握资料,这里并不存在电缆埋设,当下,管理人员立即叫停挖机,改换人工开挖,最大程度保护这条未知电缆,与此同时联系四大管线巡线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认领”,最终确定为一根“高龄”信息电缆。为了保护电缆安全,项目部采用“架空”方式,防止电缆下沉导致变形损坏,最终成功完成这段管线的施工,解除了安全隐患。
疫情防范严管控
复工前,项目部按照隧道股份的防疫复工要求,逐一落实人员、物资、材料等准备工作,设置专职防疫安全员、签订《外来工作人员肺炎疫情防控承诺书》、建立到岗人员信息统计台账和个人身体状态台账、购买充实防疫物资、制定《南京东路DN500上水管排管工程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防疫安全。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项目部为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分三类制作出入证,一人一卡,出示出入证、随申码并测温确认后,方可“通关”进入施工现场。项目现场搭建帐篷设置了防疫物资存放点和临时隔离点,测温枪、口罩、防护服、护目镜、84消毒液、消毒湿巾等均准备充足,保证2周以上的储备量。每天开工前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交底、防疫交底和班前教育,严防死守,保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由于工程位置特殊,疫情背景下项目配套的土方运输、材料运输等工作也是一大“难点”。项目部重新规划制定了复工计划,对所有分包、运输供应方进行排摸,并且做好运输车辆、材料进场时的登记、消毒、防疫工作,禁止社会无关车辆行人进入施工现场。
文明施工高要求
南京东路是上海十里洋场的代表,也是世界闻名、繁华的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名片”,文明施工是此项工程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城建水务对南京路工程现场进行了高围挡封闭管理,沟槽、现场材料采用绿网覆盖,施工产生的渣土不在现场堆放,及时清理。管头及梯口预留处采用气囊堵头封堵,覆土时确保无水、无大石块。为了不打扰附近居民休息,项目部每天施工时把会产生较大噪音的破碎路面工序安排在日间进行,夜间只进行噪音较小的管道敷设工作,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随着南京路东拓自来水管网配套改造工程的快速推进,城建水务将继续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建设,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把这条“百年管道”更换完毕,为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工程的后续施工改建保驾护航,也为上海市中心区域更高质量的城市供水再做贡献!








(城建水务 吴少华 宋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