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脱下军装志不改 抗击疫情再出征

发布日期:2020-03-24 来源:山东水协
  ——记山东青岛胶州自来水有限公司供水调度员谭晓龙

    “你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近期有没有接触过湖北来的人?请测一下温度,做一下登记。”“麻烦带上口罩,为你好也是为大家好,谢谢配合”……这是一天里谭晓龙说的最多的话语。穿着红色志愿服,戴着红袖章,站在山东胶州市里岔镇谭家二村村口执勤点上,每天不断重复相同的话语,给每一位出入的村民做好登记把关工作。
  谭晓龙在执勤点值守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每名退役军人在告别军营时留下的誓言,也是新时代退役军人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人民群众竖起安全屏障的忠诚注解。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的关键时期,青岛胶州自来水有限公司的谭晓龙迎难而上,用人民子弟兵勇敢顽强作风和责任使命担当,践行着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胶州供水和家乡抗疫工作冲锋在前,用不屈的脊梁守护着一方热土。
  一名光荣退伍的老兵
  谭晓龙,31岁,2006年12月入伍,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市接受为期3个月的新兵集训,昌吉市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最冷达到零下30多度,夏天最高温度达到40度,山东最冷的时候才零下10度左右,作为一名从山东来的兵,初到新疆,这里天寒地冻,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环境下生活训练,特别的不适应,晚上经常会被冻醒,白天在训练场上练单兵动作和练集体技战术,手脚都冻麻木了,不听使唤了,但谭晓龙依然咬紧牙关,仍坚持在雪地里摸爬滚打,接受最严格的军事训练。当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谭晓龙的手脚都被冻伤了,起了冻疮,过了一个夏天才恢复好。新兵训练结束后,谭晓龙被分配到昌吉市某部成了一名空军后勤兵。
  2010年,“和平使命—2010”联合演习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举行,谭晓龙所在部队负责空中巡逻任务,而他作为保障战机的一线人员,每天早晨5点起床到基场工作,晚上经常加班到下半夜,有的时候累了就拿个凉席往地上一铺,在地上就睡着了,这样的保障任务持续了两个多月。任务结束时,谭晓龙被所在部队授予“优秀士兵”嘉奖。同年,谭晓龙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被部队所在支部批准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012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2015年“中巴联合军演”,为保障巴基斯坦人员的工作生活,作为一名后勤兵虽然感到十分光荣,但也倍感压力,为做好服务工作,解决语言不通的困难,谭晓龙就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努力学习英语,通过20多天的努力学习,他学会了很多常用单词和口语,基本具备了一些简单的交流沟通,克服了语言不通的障碍,顺利完成了保障任务,被所在部队授予“优秀士兵”嘉奖。2018年12月,谭晓龙从部队光荣退伍。
  谭晓龙在部队当兵的照片
  一名供水战线的新兵
  2020年1月2日,谭晓龙成为青岛胶州自来水有限公司一名供水调度员。作为供水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为了胜任这份光荣而艰巨的工作, 他充分发挥当兵时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在调度室领导和公司同事的支持帮助下,他不断强化自身的技术业务素质,向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学习,利用业余时间了解一线生产情况,掌握城市管网分布的基本脉络,掌握供水工艺和设备情况,掌握水质检测和环境、节气等相关知识,做供水事业的有心人。经过他刻苦的努力学习,在很短的时间他就具备了独立作战的能力,成了供水调度指挥的行家里手。
  “城市命脉握手中,运筹帷幄保供水。”用这句话来形容调度人员肩负的神圣职责,是十分贴切的。调度员们手中掌握着城市的供水命脉,他们一年365天坚守在巨大的监视屏前,通过电话向各水厂发出一道道指令,通过他们科学的调度,胶州市纵横交错、绵延百里的巨大供水网络得以平稳运行。在公司供水调度监控中心,算上谭晓龙在内,总共有5名调度员,主要职责就是对胶州市整个供水管网进行监测,根据用水情况,调度水厂和加压泵站的出水压力,保障城区供水的平稳运行。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春节的欢乐祥和,拉开了史无前例全民大作战序幕。疫情肆虐,供水调度监控中心成为公司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指挥中心。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集结号下,谭晓龙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的精神坚守岗位,不论白天还是黑夜,忠于职守,恪守担当,做到供水服务“不打烊”。夜间值班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时刻准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他必须结合智慧供水监控大数据,紧盯显示屏,关注设备实时报警,分析泵房设备运行数据,实施“线上监控、线下联动”,24小时对水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调度,确保疫情期间市区安全优质供水。   
  一名人人称赞的好兵
  在疫情发生时,在里岔镇谭家二村休假的谭晓龙就主动到村里报名当志愿者,他的职责是协助村委会对进出村庄人员身份进行检查、登记,对要进入村庄的外来人员进行劝返,进行防疫动员宣传。从正月初三开始,谭晓龙就走上了执勤的岗位,这一干就持续了一个多月。他的工作看似简单,却不容易。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选择避开人群以保安全,他却顶着风险、迎难而上。在执勤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情况,有不配合的村民,会被埋怨、被嫌弃,他就和颜悦色地跟人家做好解释、进行劝导。碰到情绪烦躁的,就耐心地引导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疲累而枯燥,还得受委屈,但他并没有退缩,也没有一句牢骚,一直坚守阵地。“谢谢你来帮忙”,“你在自来水公司还上班,下班来志愿服务,辛苦啦”。为了支援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还主动为村庄捐款600元用于村里的防疫工作。他的尽心尽力和义无反顾,受到村委和村民的一致认可,里岔镇政府授予谭晓龙一面印有战“疫”之星的金色奖牌,同时,谭家二村村民委员会为谭晓龙同志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做出的突出贡献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谭家二村是谭晓龙的家乡,这里有住户将近180户,人口700多人,村庄防疫工作繁重且责任重大,谭晓龙身穿红马甲,佩戴红袖标,每天都和村里治安志愿者们要在寒风中坚守10个小时以上,把守住村庄出入口,坚决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登记进出人员的信息,谭晓龙与村里的治安志愿者用实际行动筑牢了一张“防控网”。有个别进出的老人不戴口罩,谭晓龙就主动拿出口罩送给老人;中午是值守工作最忙的时候,顾不上回家,他就用开水冲个方便面当午餐;为了在村里营造良好的防控意识,他就配合村里治安志愿者在村里张贴发放传单,制作宣传横幅,广泛宣传防疫知识;为了做到村民信息“全知晓,全掌握”,他和村里治安志愿者深入村庄,上门排查,坚决做到“零漏网、零输入、零扩散、零输出”。记得2月15日,胶州市下起了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谭晓龙晚上仍冒着凛冽寒风值守在村里执勤点里,让村里岁数大的治安志愿者回家休息。谭晓龙常说:“我年轻,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党员,更是曾经的军人,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必须坚持住、往前冲!为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多出力”。
  衣上征尘犹未洗,耳畔又闻战鼓声。 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谭晓龙这名部队老兵虽然已经从部队退伍,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带头冲锋,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初心,履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共产党员品格,用奋战抗击疫情一线诠释不辱使命,永葆着一名军人的英雄本色。
  谭晓龙为村民测温
  谭晓龙为家乡捐款
  谭晓龙受到镇里和村里表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