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保供排”重庆水务先锋志(七)
我是党员我先上
水务机械公司工程部维修4组组长李亮
“李师傅,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来了个临时紧急抢修,只有麻烦你上了。”“要得!我马上出发,十分钟到达战场!”李亮接到电话,立即放下正在炒菜的锅铲,换上衣服准备赶往维修点。他知道,特殊时期的生产运行不能有丝毫闪失,特别是污水提升泵、污泥处理、加药设备更是污水处理厂的关键设备,一刻也耽误不得,人手不够就只能加班加点的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

李亮正在进行消化区加压泵维修
李亮是渝水水务机械公司驻鸡冠石污水处理厂驻点维修班组长。自1月23日起,他就经常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抢修污水处理厂设备临时故障,疫情期间,李亮带领小组同事累积维修时间超过300小时,在鸡冠石厂累计组织设备维修抢修152次,接到突发紧急维修电话已是家常便饭。
李亮正在进行消化区螺旋循环泵维修
“家里大娃是小学生,上着网课需要辅导;小娃才出生一个多月,家里老人小孩都需要他,他还跑得飞快。维修污水设备需要直接接触城市下水道污水,又脏又臭不说,周边邻近小区还有确诊病例,被感染的风险肯定要大些。”这是家里人对他的抱怨。“但是他说了,整个公司的一线工人就他离厂最近,他是党员,应该先上。”通情达理的妻子说完又骄傲地笑了。
2月13日,鸡冠石厂污泥贮存料仓排泥闸发生漏泥,料仓作为污泥排放与外运的关键设施不能拖延,李亮赶到现场检查后发现系排泥斗变形造成闸板密封失灵所致,立即组织人员拆卸故障部件。现场不能动火加热,也没有工程车帮助转运,为尽快修复设备,他立即和4位同事讨论决定靠人力完成维修。于是就凭着一把榔头,他们硬是将变形的排泥斗和排泥闸一下一下地敲回原位,并在当天装回恢复了运行,忙完一看已是晚上22点了。

李亮正在进行曝气池搅拌器维修
“作为共产党员,我虽然没法和‘最美逆行者’们共同战斗在阻击疫情的最前线,但我可以坚守工作岗位,共同维护城市的稳定运作,尽到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说到这里李师傅非常激动,强烈的自豪感溢于言表。水务机械公司还有许许多多像他那样的“无名英雄”,放弃假期,冒着疫情风险,24小时全天候待命,只为保证城市供排水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而默默努力。他们就是我们重庆水务这台“大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那一颗颗“螺丝”!
抗疫情 保生产 挑重担
渝西水务潼南排水公司安全运行科副科长王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渝西水务潼南排水公司安全运行科副科长王骞牢记自己的使命职责,坚守岗位奋战了20多天。这些天来,王骞一直留守单位,为做好疫情防控和确保生产正常运行,他一边做好信息收集和防疫工作宣传,一边想尽办法多方联系采购、储备防护物资,通过努力,先后采购到了口罩800个、消毒酒精200瓶、防护手套500双等紧缺物资。他还积极与地方主管部门协调沟通,再次争取到500个口罩和20公斤消毒酒精。与此同时,他加强源头水质排查,特别针对医疗废水排放情况进行详细摸排,及时掌握第一手情况,确保疫情期间生产运行正常和职工健康安全。

王骞正在进行生产工艺调控
为保障生产稳定、水质达标,王骞一头扎在单位,顾不上家里。他的母亲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卧床半月之久,父亲本想让其周末回家一趟,却被深明大义的母亲阻止。她作为干了一辈子水务工作的退休职工,深知儿子工作的重要性,只希望他能安心工作。事情就有那么不巧,王骞的妻子突然也感冒了,往返医院吊水近一周,但她一直表露出轻松的状态,不给他增加压力。在家人始终如一的理解与支持下,王骞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总能看到他和科室人员坚守在第一线。
王骞正在检查出厂水
在疫情面前不畏艰险、冲在一线、勇挑重担,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两不误,这些,王骞都做到了。他的身上,彰显出的正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