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水投16宗重点工程全部复工,到岗率75%
重点标段复工率超过90%
据悉,广州水投集团承担全市黑臭水体攻坚战中心城区新(扩)建8座污水处理厂等水务工程建设任务。2020年春节期间,江高净水厂、沥滘厂三期、西朗厂二期、大沙地厂扩建、健康城净水厂等5个项目不停工;2月19日,集团负责的16宗“攻城拔寨”重点工程已全部复工。

沥滘厂三期项目部施工现场
截至3月3日,该集团负责的各类水务工程重点标段复工率超过90%。其中,石井净二期、大沙地污水处理扩建、健康城净水厂、龙归污水处理厂三期等4个已于2019年12月底基本具备通水条件的项目,正在进行运营调试,为投产做准备;江高净水厂、西朗污水处理厂二期、沥滘污水处理厂三期、大观净水厂等4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结构完善及设备安装,为通水试运行做准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项目——北江引水工程重点标段施工单位返岗复工率100%。“把门守牢、把人管好”
“您好,给您测量一下体温。”这是大沙地项目部施工员谢伟志每天在工地现场的开场白。为项目工地工人测量体温是他和所在项目部的同事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市自来水工程公司紧抓“把门守牢、把人管好”的关键点,在项目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设置测温点,落实人员实名制登记,每天分时段、分批次检测体温,建立务工人员台账,动态做好返工工人出发点、抵穗时间、乘坐的交通工具、接触史等情况记录。

沥滘厂三期项目进行现场消杀
集团在各工地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就地隔离”管理制度,在工地现场专门设置隔离区、隔离室及护理站,隔离区专员、新返穗非疑似人员单人单间,按照规定实行严格隔离。由隔离区专员每日定时进行消杀及健康排查。集团同时千方百计落实工程项目防控物资和建设原材料供应。截至3月2日,累计到位温度计360支、消毒液1364支,发放口罩104013个,工地项目场所悬挂防控标语、宣传栏等累计551处,混凝土等建设物料供应基本满足施工现场使用需要。
重点项目提供就业岗位5003个
为做好外来务工人员返穗安全保障,广州自来水工程公司包车前往广东茂名等疫情低发的劳务输出基地,“点对点”接回工人,并全程采取“五道关卡”措施,为工人的健康保驾护航,畅通“复工之路”。
截至目前,广州水投集团“攻城拔寨”重点项目提供就业岗位5003个,工地施工人员4776名。提前介入、提前排查、提前防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工人返穗和复工计划。

对在建工地参建人员进行健康检测排查
为降低输入性风险,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净水公司委托专业机构对新返穗工地务工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工作由专业医护人员到工地现场进行样品采集后,送实验室检测,1-2天出具检测报告,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截至3月1日,各项目部共计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5699人次,其中3386人完成初次核酸检测,2313人完成核酸检测复查。后续计划将核酸检测全面覆盖至在建工地全部参建人员。
“技术尖刀”远程技术指导
为确保疫情期间工程技术服务,同时减少人员聚集,广州水投集团广州市政总院将线下办公流程顺畅移植到远程办公终端。
叶声远工程师是广州市政总院信息中心的“技术尖刀”,通过自主开发程序,在短时间内将“项目管理系统”“协同设计系统”“在线图纸交互系统”成功打通,并集成到远程办公模式中,帮助总院工程师在家就能够完成从“立项”到“专业策划”,从“意见交互”到“图纸校审”,从“数字签名”到“智能出图”的全过程设计和生产任务。

石井净水厂二期工程是解决石井河流域黑臭问题的最终控制节点工程。疫情期间,项目设计负责人李银波把大多数时间都交给了工作,白天借助电话、视频等远程办公软件了解项目情况,对施工遇到的疑难问题随时进行解答及协调;晚上加班加点优化设计方案和工作流程。遇到需要现场配合的情况,他带上口罩就奔赴施工场地进行技术指导。
“疫情防控不松懈,绿水青山不能等,我只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也希望该项目能按进度顺利完成,早日还市民一个‘绿水青山’的生活环境。”李银波说。
【记者】李欣
【通讯员】蒋丰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