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共同守望 期待花开的时候 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水务员工及家属致敬
发布日期:2020-03-06
来源:吉林水协
疫情发生后,防疫号角在长春水务集团上下全面吹响,广大员工众志成城,为保证城市供水积极奉献。集团党委发出号召,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瑛亲自部署,要求集团各级党组织深入挖掘员工家属中的白衣天使、人民警察、社区人员,特别是千里驰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的事迹。让这些“急难险重”岗位上的抗疫先锋们感受到水务“大后方”赋予他们的强大支持和力量!
向奋战在防疫一线的水务员工及家属们致敬!
夫妻之一:排水公司西郊污水处理厂党支部书记、厂长王玮瑜;吉大二院呼吸内科大夫、副主任医师任锦,我省援鄂医疗队成员
在疫情最最严重的武汉,妻子任锦医生从落地的那一刻,时刻提醒自己,口罩、帽子、手套、鞋套,洗手、消毒,一个都不能少。
两天的紧张培训后,迎来了第一次密切接触。在同济医学院老师的热情帮助与严密监护下,一层一层的防护稳妥有效地穿戴整齐。走过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穿过一道道隔离门,作为医生,她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靠近疫情病毒。
由于对病房内部情况不了解,内心充满忐忑。但作为呼吸科大夫,身为小组长的她责无旁贷,必须首当其冲。查房时,病人们满心期待,翘首以盼没有抱怨,医患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并肩与疫魔与死神格斗。
查房经历了两个多小时,有两个瞬间让她印象深刻:一个患者诉说睡眠不好,她的母亲因疫病刚刚离世。除了安慰,任锦想不出更多的办法。一个患者,症状缓解,等待复测核酸。为了避免医生被感染,患者主动要求自己留取标本。模糊的视线,憋闷的呼吸,汗湿的衣裤,贯穿了查房的始终,任锦团队坚持了下来,她们为武汉人民送去了希望。
在北国长春,丈夫王玮瑜带领西郊污水处理厂全体员工立即行动,坚决抗击疫情,全力保证生产运行。第一时间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控物资下发基层一线。及时调度联络,随时监控各关键岗位工作落实情况。制定人员隔离、人员出行、办公防护、食堂管理、厂区进出管理办法,从人员管控方面制定体温检测、区域消毒、外出记录、来访记录登记制度,确保消杀消毒、人员测温、佩戴口罩、出入登记、食堂就餐等工作无遗漏、无死角。
面对疫情,西郊厂在王玮瑜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确保疫情非常时期安全生产、达标排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像王玮瑜、任锦这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夫妻在中国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夫妻之二:排水公司北郊污水处理厂的蓝衣卫士王军祥,长春市传染病医院的护士——白衣天使张妍。
春节期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部署污水监管工作。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伊通河为保证断面水质,长春市生态环境局要求污水厂将冬季出水氨氮标准提高至2mg/L以下。
王军祥所在的北郊污水处理厂是长春市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78万吨/日,肩负着全市60%以上的污水处理任务。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受水温影响是生物池污泥活性最不利的时期,更是运行最恶劣的时候,出水水质控制起来较困难。而今年又遇上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几种不利因素叠加,严峻考验着北郊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开展。
大年初一,王军祥早早来到北郊厂值班,边指挥生产,边指挥分发防疫物资。下午,岳母突然打来电话告诉他,妻子张妍主动请愿作为第一梯队护士率先进入战疫隔离区,妻子怕他担心没告诉他。岳母担心得哭了好久。
就这样,6岁的女儿和2岁的儿子托付给父母,夫妻二人积极投身到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工作中。
他和妻子简短的通了电话,才得知妻子在春节前已提交请愿书,因对药库、处置、配药等方面很在行,干活麻利,体力好,家庭相对负担轻,最重要的是白衣天使的责任让她必须冲上前线。
他理解妻子,在微信里对妻子说:“平安回家,安心上战场,家里有我。”妻子回信时已是凌晨三点:“你也注意安全,做好防护,保护好咱们的家。”
王军祥不但保护着他们的小家,春节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在厂里,调整工艺参数,研究维修措施,打通生产环节,他用“铁肩膀”为保证污水稳定达标处理,防止病毒通过污水扩散,担起了守好排水防线的重任。
作为第一梯队护士张妍,守护春城百姓的健康防线。就连儿子的2 周岁生日,她也是通过视频观看的。在隔离区,药房人员每天只能把药品送到疗区的门外,而十几箱的药品,则需要她一个人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一箱一箱的抬到她所在的疗区。处置,兑药,一瓶瓶的药水,在她的手里,形成了一份份康复的武器。到了晚上,她又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送晚饭,几十人的饭菜抬到清洁区,需要她和同伴一起才能完成。分餐,打包,再交给隔离区内的护士,送给每一位患者手里。一天的工作下来,整个防护服里面的汗水早已湿透。
妻子张妍在隔离区奋战了半个月,第一梯队医护人员完成使命进入酒店进行15天隔离。在一个深夜,拗不过孩子找妈妈的哭闹,王军祥带着俩孩子来到酒店楼下,通过窗户,俩孩子仰头终于看到了想念已久妈妈,对着电话大声喊“妈妈,我想你”,夫妻俩的眼泪久久不能平息。
战疫夫妻,更不容易,他们承受着别人不曾看见的艰辛,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中的“最美”!
夫妻之三:丈夫第一净水厂职工聂勇,妻子杨艳华长春市传染病医院主管护师,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这个春节至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夫妻二人没有完整的在一起待过一天。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聂勇为了职工能在节日当天吃上一顿食材新鲜丰盛的年夜饭,除夕夜一大早,他去水产市场排着长长的队为职工买上新鲜的鱼。为了职工的年夜饭,他的年三十从来不属于老婆和孩子……并且,由于水厂工人七天不能回家,为了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聂勇一直不停地忙碌。
聂勇在这边马不停蹄,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杨艳华,也从年三十至今一直坚守在抗疫临床一线。长春市传染病医院是吉林省首批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1月19日,120急救车送来了长春市首个输入型新冠肺炎患者,用时刻准备着来形容传染病院的护士再贴切不过了。在聂勇的全力支持下,杨艳华第一时间向院里递交了“请战书”,并作为骨干参与一线工作。
临床工作繁重而紧张,她强忍身体不适,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超负荷工作。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口罩勒痕,一天工作下来疲惫不堪。
至今为止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共收治多名新冠肺炎患者,没有发生死亡病例,全院医护人员也实现了零发热和零感染,其余在院患者也将在他们的精心治疗护理下陆续康复出院!这一成果是全院医护人员的自豪,也让身在“后方”的聂勇为妻子感到自豪。
夫妻之四:三水厂电气管理员姜伟,妻子陈冰吉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护士。
防疫期间在日常工作的同时,妻子负责对出入病区的患者及家属进行测温、登记等工作,并监督指导护理员和保洁员对病房环境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
特殊时期,医院医护人手紧缺,让本就繁忙的医护工作变得更加细致琐碎。而姜伟的妻子尚处于哺乳期,他们的儿子不满一周岁,为了不耽误医院的正常工作又能按时让孩子喝母乳,陈冰开始“背奶”。居家隔离期间,姜伟非常支持和理解妻子的工作,时常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并全盘接下了在家带娃的任务,成为了“超级奶爸”,也让前方冲在一线的妻子安心工作。
夫妻之五:第三净水厂净水工段投药工李怀,妻子姜威繁荣社区公益防护员。
由于防疫工作需要,从1月28日开始,姜威至今工作在小区防疫第一线。
社区那边,妻子姜威在顺华小区贴防疫通知告示,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对楼栋过道,走廊进行消毒。从2月16日起,由于个别小区没有物业管理,被临时抽调到爱心家园小区门口站岗,对外来人员进行测温及登记,并向居民宣传防疫常识等。
水厂这边,作为一线职工的李怀,从2月26日起,作为厂区周轮值的最后一个梯队队员,严把净化规章,按需调整药量,保证百姓喝上放心水。李怀与妻子都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和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夫妻之六:集团安保部安保队班长夏斌,长春市公安局绿园分局特警大队队员柳晓凤。
柳晓凤的工作实在特殊,在夏斌的全力支持下,她在疫情最复杂的卡点,在情况危险的留观人员集中居住的宾馆附近执勤。
每到春节,柳晓凤都是家里最忙的一个,为了便于工作,年前夫妻二人把4岁半的女儿送到哈尔滨的老人身边。多亏孩子没在家,不然两口子还真是忙不过来了。
2月13日,柳晓凤被抽调到长春西客运站卡点执勤。每天负责对站内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发现体温异常人员进行严格隔离。人员密集,疫情最危急的时候,柳晓凤一直坚守在执勤点。
作为退伍军人夏斌与安保部的其他队员,做着和妻子一样的工作。坚决站好集团机关办公楼的第一班岗,对进楼人员进行测温登记、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定时定点对楼内所有公共区域全面消杀。可是他的工作量照妻子少多了。
为此,妻子每次上班,特别妻子调到与确诊病人有密切接触的,留观人员悦莱宾馆后,夏斌的心总是悬着。每天数着叮嘱过日子,就这样,随着疫情缓解,家中的紧张氛围也逐渐消解。
父子:第三净水厂加压工段值班长李松,父亲李忠权吉林省中医院药剂师。
这些天,与父亲相比,李松的工作相对轻松许多。因为,父亲春节只休息了一天,受疫情影响,中医药需求激增,从初二开始,父亲全天在医院处理药剂的收发等工作。坚守岗位七天的李松,最担心父亲,他每天叮嘱父亲特殊时期做好防护。同时,作为值班班长,在7天7夜工作生活中,按时消毒,按时记录日报信息,与大家互相勉励,加油。此时,水务人的守候与医护人员的忙碌同样重要!
抗疫一家人:二道供水分公司外雇查收员刘雪山一家
(第一排右数第三位为刘雪山)
二道供水分公司查收六处外雇查收员刘雪山一家是个亲情浓密的大家庭,三十几个亲戚一起过节是这一家的惯例。可2020年的春节太不一样,举国上下按暂停键,家人中父亲,两位表姐包括他本人,全都奋战在战“疫”第一线。
父亲是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乌兰塔拉乡农电局职工,肩负着保居民用电的重任,过年一直没回家,坚守岗位监测数据及奔忙在居民用电维修的路上……
刘雪山,外雇查收员。供水管道突然上冻,报修数量激增。为保障区域内4000多户居民平稳用水,他跟处长请示,以自己家为服务半径,确保用户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水,以减轻公司的维修压力。就这样,刘雪山和父亲一样,在紧张的工作中坚守一线。
此外从小一起长大、身为医务工作者的两个表姐,早早把孩子送回老家,递交请战书,一位表姐坚守在本地防护一线,一位表姐于2月20日随我省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
刘雪山一家,是为疫情无私付出的全体中国人、全体水务人的缩影,我们敬佩之余也充满祝福。为他家奋战一线的姐姐们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疫魔必除!
来源:党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