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清源水务:以水传真情,抗疫保民生
——宜宾市清源水务集团民生保障应急服务队工作纪实
为响应国家抗击疫情的政策需要,市民们大多自宅家中,饮用水无疑是最重要的“生命线”之一。而因管道故障造成断水后,在这种特殊时期,也很难找到上门维修的师傅。为保供水、安民心,宜宾市清源水务集团积极响应市文明办的倡议,于2月11日紧急成立了民生保障应急服务队,采取人工费全免的形式,为宜宾市民提供供水管道故障检修和维护。队伍共有成员6人,分别承担着接警、协调、水表检修、查漏和维修等任务。供水无小事,接警不停摆
“喂,我家因为漏水断水了,听说你们可以免费上门修?”
“是的用户,请问您的具体地址在什么地方?”
民生保障应急服务队队长黄健一边接着电话,一边用笔记录着用户信息。应急服务队成立的这些天里,他化身为服务队接警员,已经接到许多这样的求助电话。最早的早上7点,最晚的晚上11点,他从来毫不含糊,秉承“供水无小事”的理念,在第一时间就将任务派发。
“我非常理解用户在这种特殊时期家中无水可用的焦急,所以除用户要求可次日维修的,从接到电话到维修人员正式出警,我们绝对不超过5分钟。”黄健表情坚定的说。

2月12日8点25分,刚刚赶到单位的冯凯亮准备好体温枪、消毒酒精、口罩和维修工具,准备前往翡翠园小区进行管道维修。这是清源水务集团民生保障应急服务队成立以来接警的第一个任务。该小区一名用户在两分钟以前来电求助,表示自家因管道漏水而断水。
8点40分,抵达维修点。入户之前,检测用户和自己的体温,用酒精消毒全身。这些平常维修没有的程序,是服务队在抗疫特殊时期,为保障安全增设的。冯凯亮和队友们本次的任务,是帮助用户找到漏水点,并修补好破损的管道。因漏水区域在墙体内部,为了尽可能减少用户墙面损伤,他们用小手锤人工一点点砸开墙面,用了整整3个小时才完成任务。

“翡翠园的这名用户,我们一共去了三次”冯凯亮说。第一次修补管道,第二次安装水龙头,2月22日去的第三次,用户要将屋中所有老旧管道全部换新,往复多次,他们没有任何抱怨。那一天,他们从早上8点半,持续工作到近晚上9点。超过12个小时的工时里,敲墙、拆管,体格不小的维修人员轮流挤进狭小的淘菜盆底下进行安装。戴着口罩,呼吸极其不畅,12个小时下来,几乎虚脱。
但是从来没有人退缩,24小时整装待发。十几天的时间里,志愿服务队接警近50次,无偿为无数个家庭切实解决了用水问题。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他们说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像打完了一场胜仗。“我们做不到像医生一样在前线医人,只能在后方医管(道),保障全市人民的用水”维修队员们笑着说。在这个几乎全是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志愿团队的信念里,只要用户需要,就会冲锋在前。

“在这疫情特殊时期,非常感谢你们的热心帮助和贴心服务,为你们点赞!”2月17日下午,志愿服务队队员王浩收到一条来自用户的点赞短信。数小时前,他们在青皮树小区为该用户查找了家中漏点,协助维修师傅完成管道维修。这条短信迅速在志愿服务队的群里转发,如一泓清泉,给了每一个队员继续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
当用户打开水龙头,发现终于有清水汩汩而来的那一刻,一定看到了许许多多为城市安全供水“逆行”奔波的水务人。于是才会用一句温暖的谢谢,试图将那泓清泉的热度,回馈给给予他帮助水务人。
抗疫非常时,以水传真情、安民心。宜宾市清源水务集团民生保障应急服务队的队员们,只是这场抗疫战斗中,千千万万普通水务人的缩影。无数水务人,以平凡的微光,为城市供水安全树起“一道墙”,守护城市“生命线”。我们将与无数不同职业的“战士”们站在一起,共同守护家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