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水务集团管网大修所党支部筑牢堡垒 勇战疫情


疫情期间,他们对重点单位和弱点管网定期巡视33次,保障了医疗单位、供热企业、市民的春节和防控疫情期间的正常用水,尤其是在近几次供水管线爆管紧急抢险中,供水人们冒着零下27度的严寒,连续抢修十一个小时,发扬了不怕苦、不怕累,严寒下连续作战工作作风,发挥了技艺精湛,敢于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弘扬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齐齐哈尔住建铁军精神。党员突击队员们从除夕至今,共抢修全市35处漏水。
管网大修所支部书记、所长闫长伟同志,发挥“头雁”作用,率先垂范,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
疫情面前首先想到的是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为了做好防疫情、保供水两不误,他放弃了春节假期,带领五名党员和两名入党积极分子16天坚守在一线岗位,无论是重大抢修还是为民服务,他都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干在前。春节前夕,闫长伟的妻子提出希望他休年假去外地跟岳母过年,但春节期间是全市用水高峰重要时期,他没有同意妻子的请求。由于疫情期间,妻子从外地娘家无法正常返回,照顾放寒假的儿子饮食起居的任务就落在他肩上,由于供水抢修的工作性质,他根本无法及时回家给孩子做口“热乎饭”吃,只能靠外卖送餐。随着防控疫情升级,小区被封闭管理,快餐外卖也陆续停业,他只好给儿子买了成箱的方便面和榨菜,并建议儿子调整作息,一天只吃两顿饭,儿子抱怨说“这半个月把一辈子的方便面都吃完了”。作为一个父亲他因未能精心照顾孩子而感到愧疚,但作为一名党员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他逆险而行,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无愧入党时的庄严承诺,践行着供水人的使命和担当!

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单位,趁着单位没人,对办公场所、走廊、门把手进行仔细的消毒,平时经常叮嘱全所职工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不串门,把好疫情防控第一关。同时积极参与每次抢修工作,为防疫期间顺利完成各项供水抢修任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支部组织委员米琳同志顾大局、识整体,为防控疫情工作尽职尽责。
米琳的丈夫长期在北京工作,原本她打算春节期间去北京跟爱人团聚,但疫情来袭,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退掉了火车票,一心投入到保供水、防疫情的工作中。
共产党员、设施班班长杨丹秋同志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的投入供水抢险工作。
设施班是管网维修工作中最繁忙的班组,经常需要钻地沟,入户维修,巡查巡视,在疫情防控期间是最危险的群体,承担着一线最前沿的工作,但是为了为民服务保障供水,他没有任何怨言,由于儿子还不满三岁,他为了不把危险带回家,十几天一直吃住在单位,哪有险情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等孩子长大了,能为他有个在灾难面前,勇于奉献的共产党员父亲引以为傲!
共产党员、住建系统“最美建功者”崔连辉同志,践行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在疫情面前充分发挥标兵模范作用,工作中任劳任怨,苦活累活抢着干,同时发挥工匠精神,为抢修漏水工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共产党员“多面手”刘庆军同志,工作中发扬老黄牛精神,甘心奉献,无怨无悔。
由于值守人员少,他发挥会开各种车辆专长,无论客货车、真空吸污车、铲车,只要工作需要他随时出车迎战。
入党积极分子、调度长张文勇同志,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讲奉献,勇当担。
在防控疫情时期合理调度抢修工作的同时,他还义务担任起为值守同志做伙食饭的工作。疫情期间饮食卫生是防范病毒传染的重中之重,他严把食材采购和饭菜加工的每个环节,严格执行分餐制,为值守同志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
作为城市供水管网设施的守护者
供水设施维修
管网抢修工作
没有轰轰烈烈的鲜花和掌声
只有日日夜夜的
坚守和付出
只有在城市的冷风
犹如利刃剜刻的寒夜里
万家灯火的寂静街道上
留下他们奋力抢险的身影
他们坚守在平凡岗位上
为齐齐哈尔市百姓
正常用水保驾护航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水务集团管网大修所党支部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放弃了春节阖家团圆的假期,冒着风险逆行而上,用日夜的坚守,让党旗在供水一线高高飘扬!支部班子靠前指挥,带头参战,全体党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排除了一个个供水险情,疫情不退,供水人不休,坚守好安全供水的岗位职责和承担起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为保障供水、抗战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来源:齐齐哈尔市住建局